1.电网规模与运检人员配置矛盾突出: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和运检人员配置的矛盾日益突出,积极探索智能运检技术,是发展必由之路。
2.自然灾害多、运维难度大:对于山火、覆冰、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的地区,交通条件差,运维难度大,给运检管理和业务实施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。
3.传统运检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落后:电网运检智能化、信息化水平难以适应电网的发展需求,设备状态智能分析、评估能力不足,日常业务管控手段落后,极大地限制了生产现场风险管控和应急指挥能力。
4.信息烟囱问题突出:各专业系统众多,如PMS、OMS、用采系统等,但 “数据烟囱”问题突出,海量数据融合困难,无法实现多源信息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。
创新点
公司大数据平台的首次系统级应用
在公司大数据平台集成了PMS、调度、用采、ERP等13类系统数据,实现了在运检业务管控中的融合应用,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。
实现多层级状态智能评价及预警
高度融合气象、地形和电网设备信息,实现全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“天-空-地”和“点-线-面”多层级状态智能评价及预警。
创新构建运检业务协同管控模式
构建“1+1+N”协同管控模式,依托管控系统,实现了省公司运检部-电科院-运维单位人力、技术、设备、项目“四要素”互联互通和全面管控。
建设思路
按照国网公司顶层设计,以提质增效为目标,充分利用公司已有信息化成果,不重复录入数据,不增加一线人员工作量,依托“大云物移”技术,搭建运检业务智能管控大数据技术架构,构建设备状态、运行环境、运检资源等数据高度融合的电网智能运检管控系统,打造基于管控系统及运检管控中心的生产指挥决策体系,实现电网设备、运检人员、运行工况的互联互通,提升设备状态管控力和运检管理穿透力。
文档下载